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比喻其实是说,治学或做事,首先要登高望远,明确目标;其次要坚定不移,为看准的目标而努力拼搏,纵使人瘦带宽也不在乎,就像恋人无怨无悔地付出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无意间豁然贯通,看到成功。显然,前两个境界是过程,第三个境界是结果,努力着有可能获得的结果。
国内收益管理的同仁大都处于第二个境界。导致憔悴的原因不仅是每天长时间的紧张工作,而且还有精神上的压力:航班是自己一个人负责,但谁都可以说三道四。管好了,理所当然,鲜有赞誉。偶尔出差错,便会招来批评。不过,这也使收益管理从业者得到修炼,养成了遇事不恼、荣辱不惊的性格,以及不计私利、顾全大局的胸怀。有时候,明知对方的责难是别有目的的,但却不怨不怒,只是暗下决心:今后做的更好。
第二重境界并不能导致成功。要取得收益管理的成功,决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整天心力交瘁(这样于公于私都不利),而必须进入第一境界。远见的获得不取决于物理的高度,而取决于业务环境和技术手段(电脑系统),更取决于内心的视野和知识。知识来自于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虽然探索的方法可以各式各样。收益管理不同于诗词研究。后者多半是个体行为,靠自身修养,主观领悟,而收益管理是集体行为,不可能“独上高楼”,而必须多方协调,加强沟通,才有可能做好。
PROS中文收益管理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大家能在一起相互探讨,交流经验和体会。希望这一平台能让同仁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在达到第三境界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共同提高。
对于收益管理从业者来说,第三境界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的成功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只顾前者,不顾个人利益和前途,不仅会牺牲自我,也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好的员工,不仅要全心全意为公司的利益而努力,更不会忘记自身的锻炼和成长。篇首的引文,不仅仅是想借诗词研究来比喻收益管理事业,更是希望各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够充满诗情画意,能够优雅地获得成功。
杨思梁
2009年6月初,於北京
1、“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境界……
痒博客是谁呀?我不认识呀 555
拜托,博士!
啊,好有深意呀,太深澳了,不过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呢~~~
真想快点进入第三境界
Panda大哥玩点名游戏不,我被别人点名啦,so我也点了你的名,不知道你有空不,嘿嘿~忙或者不感兴趣的话就算啦,具体参见http://www.yuecity.com/article.asp?id=140
O(∩_∩)O哈!
写的挺有道理,感觉像搞传销的
要对杨博士怀有敬仰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