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到一条彩信:“……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人人都有难处……“想到昨天会上所讲到的。
一般来说,当激励不当或考核不当时,当要求协助的人碰到钉子时,当受到旁人不断的否决时,当受到责难无人理解时……就会出现很多“因为”先生,如果没有适时的到位的控制,团队中的成员就会纷纷仿效,此种文化会很快的蔓延。始作俑者往往是自卑+自尊心非常强的人,自卑的人往往不够豁达,没有一颗平常心,最害怕受到伤害,很快就会竖起铠甲,展现强烈的自尊架势。
纵然有种种无法克服的“客观”,Find a way!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以。当受到挫败的时候,当无所适从的时候,当遇到不公平的冷遇时,晚些抱怨,晚些责难,阳光起来,为了目标,多想一下我还能做些什么……
还能做什么?
2009-01-06
关键还是面对难题时,我们头脑中有多少可能性,我们双手又能转化多少可能性,积极作为,才能稳步提高。
层次又上了一个台阶。
以前会感慨,现在说不清楚是淡定了还是世俗了?是从桥上落下来了还是连桥都没有上去过,呵呵。不过看了这篇文章还是很受鼓舞。教授说那首诗是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是一种对前一辈人提携关怀下一辈或者是长官关怀下属为下属的前途做谋划的一种赞扬和期许,我也顶一个。
学习了
@Panda
遇到难解决的问题了
@Quentin_Zu
写得好多,我看完了
以前感觉自己已经领悟到领导一个团队的次技巧,但是看过楼上几位的发言,感觉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vk同学又在摆弄自己的胡须。
释放……
平常心,平常心
终于见你冒泡了!拜托,以后换个名字,容易引起误解。
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教授的诗句一句也没弄明白
说白了,我们还是在摸索,是摸索就要教学费,就会有人力成本代价。我们是在第二个阶段,是意识到问题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连问题都没认识到,或者叫没机会认识到问题。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下面该做的是怎么解决问题了。等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上了一个台阶,真正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了。辩证的看,这些是必须经历的,是发展的车轮必须压过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同下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不能要求其他人所有人在碰到问题时都有同样的想法和反应,有些人正处于独木桥上,一边是众人伸手,过来吧过来吧,你再这样下去没有意义,我们早就看清了。另一边是负手而立的几个人,鼓励这个人坚持走下去,然而却仅限于鼓励。其实每个人都从独木桥上走过,每个人都经历过两种抉择。最早的时候人人都会坚持走一段距离,然而慢慢的,随着时间和距离的越走越远,碰到的挫折越来越多,第一次,你可以抗一抗,第二次,你也顶过来了,第三次,你咬牙坚持,然而第四次,第五次……本来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也慢慢的从桥上跌落下来。落入众人的那一行列。而真正的完全的走过这段桥的人,寥寥无几,而这寥寥无几便是具有超强人格品质+意志坚定信念于心+目标明确及坚持不懈的人,可以称他们为成功者,而在一些早期的经典的励志书籍中,具有此精神品质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然而,我们并非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一个企业要想有竞争力,一个团队要想有战斗力,绝对缺不了英雄,但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几个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或臆想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都按照英雄的品质去要求,而对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束手无策。话句话说,不能要求已经碌碌的人去改变他们的本性,去激励他们成为英雄,这不现实。真正需要的是让这几个英雄去带动手下的平民,去激励他们,去管理他们,去带领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就像《投名状》里面的赵二虎,是个英雄,而他手下的弟兄,是山贼,是平民老百姓,你不可能要求这些山贼这些平民老百姓都具有赵二虎那种气势、谋略、仗义和厉害的武功。但是他们组成的团队仍然可以攻无不破,战无不胜。同样,害群之马也要得到惩罚。像那两个强奸民女的小伙子。这就是队伍带的好。而如何激励如何管理如何带领是最关键的,也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我们不缺英雄,不缺平民,缺的是怎么把他们捏合成一个整体,一个团队。流程细化和数据细化要贯彻到科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目标制定数据化-如何实现数据化-考核目标数据化-再次制定目标数据化,把每一个流程细化,把每一个细化的流程数据化。逐渐的构架和捏合,才能真正打造锐利的团队,一支精锐之师。
Quentin老师,Panda看完了!正解!学到了很多感悟
是的,我还能再做些什么,晚些抱怨,晚些责难,阳光起来,激情起来,我们就会还有目标和方向,也会用心去做好,加油!
以前总以为是现实让人们接受事物的底线越来越低了
往往要改变现实需要较高的角色
我们最能做到的是,在我们的舞台上还能做些什么。